|
近日,施工人员在东兴市白鹤岭水库二号副坝作坝面清理、削放坡找平工作。
( G1 c# r: k& U, t5 J! v: t3 I x0 O
白鹤岭水库是防城港市今年在建的10座除险加固水库工程之一,概算总投资691.80万元,目前已完成主坝和一号副坝高压摆喷灌浆施工,二号副坝充填灌浆,坝面C15砼护坡浇筑及坝内坡排水沟、步级的砌筑,主坝外坡反滤体沙石料滤。完成隧洞进口开挖72米,溢洪道左右边墙砌筑,溢洪坎和底板拆除平整等,完成投资进度83.6%。本报记者 侯东光 摄# P9 Y7 B: w+ e. X& ~
4 b* K& U5 o! U8 l$ [0 Z4 P6 C1 E
近年来,防城港市农民积极参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高涨。2008年以来每年水利冬春修,均有15万多名农民参与。在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维修、加固工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有的地方,青壮年出去打工了,留在村中的妇女自告奋勇挑起了大梁,拿起了砖刀搞水渠“三面光”等平时专属于男人的技术活。0 S: A3 J( r, N/ C0 ?
! u8 c9 U8 B k! k6 p3 T: k( q 是什么动力焕发出广大农民自觉参加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积极性?随着记者多次深入到长歧干渠沿线乡镇、农村及水利管理基层单位采访,现场接触了许多村民、基层干部和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得出了几点结论:一、水利设施特别是小农水事关农村千家万户,除主干渠外,大量的支渠、斗渠、毛渠,流经各村各垌田头地尾,与群众生活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供水保障与否,直接关联到当年农民的收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因此,广大农民已把小农水建设视为“自家的事”,自觉参与和维护。二、政府有关部门有目的地引导农民有组织地参加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如近年来在各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在其中起积极作用。三、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水利专项经费的投入,通过修复一批批废弃或病危的水利设施,使大量因缺水弃耕多年的田地恢复了生产,农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上,享受到了成果。
0 N; d: ^) y3 u( x9 c3 O
- C& L1 V# U( W( M' b' G3 k( | 广大农民群众不但踊跃参加水利建设,还逐步养成了自觉维护水利设施的意识。如果发现有对水利设施的侵害,就会有人挺身而出进行阻止,或报告有关部门处理。防城区华石镇一些农村,甚至出现了村民们自发集资修复小农水的事例。
/ q+ }0 O% R" I4 b- O5 |
& N8 G4 I1 J3 a5 d! l (一)9 W' E9 ~ i# n' B5 ~6 D' |
2 D1 F+ u& J* U, D: e! z' G/ U
目前,防城港市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水利这一块还显得相对滞后。原因是大批水利设施建于特定的年代,属于“大跃进”式的产物,技术指标和工程质量都得不到保障,又经过后来的行政区域改变和经济体制改革等,导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水利设施失去了正常的管理秩序,甚至出现了水利设施权属不清,管理部门性质与归属不明,水利职工工资无法发放,水利维护经费难以保障的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状况下,防城港市很多水利设施,如小峰水库、长歧干渠及数量达几百公里的大量支渠、斗渠“疾病缠身”,一部分甚至失去了功能被废弃。. T9 ]% l1 j" ?1 P2 J
, R' g, r: G5 E( G) B4 g
防城港市成立以后,尽管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加固或新建,但由于项目数量较多,需要的资金巨大,直至今天仍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这一现状。
2 o- x6 D4 X4 p( u) k) o& j5 ~% Y- o/ x; S( c! _! a) J( K( ~
有关专家指出,当前,要使水利事业跟上防城港市大发展的步伐,一要靠政府继续加大投入,二要靠职能部门协作努力提高运行效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大力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踊跃参与和支持,不断培养广大农民在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中当家做主的意识。
/ Z- w* D- p s: S) z( l: D1 B
2 D$ `9 K9 d7 `5 O2 B0 ?7 M 工程师宁小元是防城港市有名的水利专家、2010年度广西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先进个人、全区水利系统水利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对事业和工作十分执著。这几年来,作为长歧水管所所长的他,按照上级的部署,带领本所工作人员,走村进寨,对长歧干渠沿线“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立健全给予大力支持,并指导协会的工作,引导农民以协会的名义参加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他深有感触地说:“水利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社会工程,不光靠政府大量投入,还要靠千千万万的群众支持和参与。”宁工说,几年来,我们支持长歧干渠沿线农民用水者协会开展工作,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担任会长的协会,在村民中有号召力,村子里负责维护的水利设施与本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维护好了,本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满足,农作物、畜牧业收成增加,经济发展得到发展。长歧干渠沿线农村都把维护好水利设施视为增加收入的保障。在发挥协会作用方面,防城港市的工作一直走在广西各地市最前列,多次获得上级表扬。% f0 R9 T& q; K9 T. G3 U# O
7 J; E9 G2 Q" K (二)
+ z% Z7 ~" x! V9 ^2 ]. `1 i* f3 I5 O9 a
6月9日,在滩营乡那屋背村,村支书、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庞贵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村的小水轮泵站修复后,全村300亩已丢荒十年的田地恢复了生机,大家的生活水平旧貌换新颜!”
3 ]8 \5 r" \! H8 X/ ?5 h, V% R* o' e. t- ~/ X$ d0 }& t' `
那屋背村娥眉月组水轮泵引水坝灌溉面积350亩,是大坝、娥眉月两个村民小组主要供水工程。
* z2 F( I: N5 F8 O/ N6 ]( S1 t0 u7 ]) e2 x0 m/ z
当年,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体制的改革,这个小泵站像许多小农水设施一样,一下子成了没娘的孩子,失去了管理和维护机制,以致损坏了没法修理,已被废弃十几年。这十几年来, 300多亩耕地因为无水而成了丢荒地、望天地,60多户300多位村民只好以各种方式维持生计。2007年,市长歧水利管理所新班子成立后,决定向上级反映,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难题。获得批准后,经过勘察,水管所采取在原基础上修复的方案,在2009-2010年水利冬春修期间上马施工。对修复小泵站,全村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踊跃参与。村农民用水者协会规定,每户每天出一位劳动力参加工程劳动,如不出工者,日出50元钱。工程全部由村民义务投工投劳,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经费只补助了10000元买机器和材料,用了20多天,就把抽水站修复了。水轮泵站修复后,大坝村300亩丢荒地又恢复了生机,人们重新在这里种菜种水稻,养鸭养鱼,去年开始,家家户户都获得增收。. j, ?& ~0 C/ ^
3 ~( n$ k$ D. r& C U$ m
华石镇冲敏村村委主任、村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刘华仁告诉记者,该村牛路底小水坝,是供冲敏村七个村民小组700多人生产生活用水的水利设施。小水坝在十几年倒塌了,造成300多亩田地严重缺水,还影响了部分村子的人畜饮水。2008年开始,长歧水管所所长十多次深入现场考察,把小水坝列入当年冬春修项目上报。工程修复中,村民们在农民用水协会的组织下,不但踊跃参加工程劳动,还自发筹资、由水管所提供技术,修复水坝下游2500米长的引水土渠,不用国家一分钱。为了鼓励协会的积极性,长歧水利管理所在2010年水利冬春修中,再次给予材料费补助,完成了引水渠防渗加固节水改造。
( I6 z9 {2 {7 S+ A _+ k) h' l3 O w# e5 y& @& `6 k5 g, y
在华石镇华石村中三浪村,一片丰收过后的田野上,数十名当地群众在村委会主任、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刘祖泽的带领下,正在对去年修成的三浪支渠进行 “三面光”衬砌防渗加固处理。人们搬砖块,搅水泥,挑砂子,场面火热。记者注意到,由于村子里很多男人出去打工了,妇女们便自告奋勇地在修渠中当起了泥水匠。0 Y* e/ P* f" n5 W
; o# C4 h* h1 F% j- z, m) v+ I/ p 刘祖泽说,别看这小渠道不起眼,它可是三浪几个村民小组600多人的滚滚财源呢!三浪村是全市七个主要蔬菜基地之一,拳头产品是城乡人都爱吃的“萝卜缨”,全市90%的成品萝卜缨都是这里种植并加工的。2009年之前,由于干旱,产量不大,质量不好,种植成本过高,大家种植的积极性不高。2009年冬季,水利干部深入三浪村,联合村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群众修建引水渠,从长歧水利右干渠引水。大家积极性很高,踊跃投工投劳。男人们出去打工了,老人和妇女们、放学的孩子们都参加搬砖块,搅水泥,挑砂子等工作。女人们自告奋勇地当起了泥水匠。去年,水渠修通了,三浪一带蔬菜和甘蔗种植面积就达500多亩,年产萝卜缨20多万斤。村民老黄说,去年,我家仅种萝卜缨这一项就收入近6万元!
4 ~1 d1 x- o" |0 @9 ^4 h# J
8 F* z5 d" e l3 |, }! q 防城港市以“农民用水者协会”这种形式,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踊跃参加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只要从群众利益出发,真心为群众着想,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
|